唱吧和全民K歌哪个好,两者优缺点对比
2022-04-07 16:08:17 阅读(1671)
“唱吧上周五裁撤了整个老年大学业务线。”日前,脉脉上几位唱吧员工的爆料,将焦点再度集中到这个曾经的“行业明星”身上。
近年来,面对互联网头部玩家跨界入局的围追堵截,唱吧从上线一年半用户数就突破1亿的“业界奇迹”到如今月活用户仅剩两三千万,不仅在线K歌主业市场被大量蚕食,其在手游、线下KTV、老年大学等方面的破局尝试也连连失败。
十年来,唱吧作为最早发掘在线K歌业务的创业团队,培养起了数亿国人在线K歌的习惯。但面对互联网巨头入场后的攻城略地,昔日“K歌王”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受限。
“归根到底还是资本的游戏。”有网友在脉脉上的点评,道出了这场完全不在同一量级的擂台赛的真谛。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头部玩家凭借资本与生态优势大肆跨界“摘桃子”,降维打击中小企业,妄图一统江湖,丝毫不顾其巨手拂去的一粒尘压到中小企业身上的千斤重量。
唱吧的十年起伏,是很多在夹缝中求生存的中小企业的无奈缩影,也带有这些努力“种桃子”的人被时代巨浪推上必败之局的悲壮。
出道即巅峰,K歌王终难抵十年之痒
“唱吧成了笑柄,上周五裁撤整个老年大学业务线,共四十多人,没人签字,就发了单方面解约通知书,态度也很强硬。今天周一,反而开始联系部分人员,给他们加赔偿,希望签字。可真是沦为了笑料。”日前,脉脉上的一则裁员爆料引起媒体和公众对唱吧发展近况的关注。
此消息得到多名唱吧认证员工确认。据了解,唱吧布局三年,面向中老年市场开发兴趣学习平台“花生大课堂”。但平台上线并没有引起多大水花,不久便下线。老年大学业务线也因此被裁撤,有认证员工表示裁员没有补偿金,也拿不到年终奖。
这被不少人认为,是唱吧近几年多次冲击IPO无果后的又一滑落。
近年来,唱吧一直试图上市。2015年,有消息称唱吧曾想赴美国上市,但因缺乏对标标的,导致估值过低,转而拆VIE寻求国内上市。次年,唱吧开始接受国内上市辅导,但两年辅导期结束后,并未向证监会提交招股书。去年,唱吧再签上市辅导协议,但至今未有进一步消息传出。
唱吧如今的窘境让人不禁回想起其十年前的辉煌。
2012年5月31日,唱吧App正式上线,上线五天就拿下苹果App Store中国区总榜第一,与微信一起被媒体评为年度成长最快的产品。
一时间,唱吧风头无两。根据《证券日报》报道,时隔两年,唱吧就已拥有1.5亿用户,日活量为500万,月活量达到3000万,经历了两轮融资,一度被业界成为“不可复制的奇迹”。
奇迹背后,隐含的是大众K歌方式由线下转至线上的深刻变革。而这种变革式创新是初创企业一步一个脚印,头破血流闯出来的。
2014年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唱吧创始人陈华作为成功创业家,回忆起团队2011年的创业经历。
最初的三个月,陈华和团队唯一做的,就是不断敲黑板头脑风暴,提出、推翻、重来、再推翻,连续推演了三个月,否定了最淘网等多个产品,才决定要做唱吧。
“这三个月什么事情都没有干,就是拿一块黑板写我们可能能做的事情,列出一个一个的方向,分析每个方向的市场特点、竞争对手格局、盈利模式等等。最后发现唱歌的方向挺好的,但还是摇摆不定,又过了一个多月后,还是觉得这个方向最好,于是才开始做。”
陈华坦言,最初的三个月是作为创业者最痛苦的阶段,每天都面临选择,每天都要做出决定,“当时团队11个人,所有人都是跟着我出来创业的,这件事情能不能成就看我了,压力非常大。”
然而,陈华团队也没来得及品尝初战告捷的果实,互联网巨头已经迅速嗅到其中的商机,纷纷入场“摘桃子”。
巨头入场“降维打击”
首先入场的是腾讯。
腾讯看中了在线K歌对内容社交、同好社交的意义,2014年9月迅速发布首款K歌交友应用“全民K歌”。背靠平台生态优势,主打“社交+K歌”,全民K歌戳中了唱吧的软肋,仅用两年多时间,就将业绩追平。
2016年底,腾讯宣布,全民K歌注册用户总量破3亿,登顶移动K歌类APP榜首。这时,二者作为细分领域的头部玩家,差异并不太大。根据比达咨询(BDR)数据显示,2017年4月,全民K歌月活用户数排名第一,达5053.3万人,唱吧则为4188.3万人。
依靠腾讯音乐及其强大的版权优势,全民K歌进一步发挥微信和QQ的流量入口,继续借助熟人社交的优势乘胜追击。根据《新京报》报道,到了2017年9月,全民K歌注册用户已经超过4.6亿。
全民K歌为集团作出的贡献也越来越大,被业界称为“闷声发大财”。根据2019年腾讯音乐公布的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在57.4亿元营收中,以全民K歌为主的社交娱乐服务收入贡献超过70%。
但在同一时期,唱吧的发展却似乎停滞,注册用户数在2016年宣布达到3亿后便不再更新。根据天眼查资料显示,唱吧曾六年完成八轮融资,但最后一轮融资时间停留在2016年,即唱吧接受第一次上市辅导的那一年。
腾讯是第一个摘桃子的,但不会是最后一个。看到了在线K歌市场在泛娱乐布局和优质内容社交上的重要地位,阿里、字节跳动、快手、网易等互联网大厂也纷纷加入赛道。抖音、快手等改变了用户上网习惯的短视频巨头,也入场“降维打击”,推出抖唱、回森等K歌板块。
面对“宇宙大厂”的降维打击,业界对唱吧更加看衰。
再加上近年来,抖音等短视频App对用户泛娱乐习惯的冲击和改变,唱吧各项数据一落千丈。根据比达数据显示,2021年3月,全民K歌月活用户数达13543.8万人,唱吧位列第二,为3037.3万人。二者的差距拉大到1亿人。
艾媒咨询的数据也佐证了这一差距,2021年1-10月,报告显示全民K歌的平均月活在1.3亿人左右,唱吧则只有约2000万人。而在2021年中国在线K歌用户平台使用比例中, 75.1%的用户使用全民K歌,而唱吧、酷狗唱唱的使用比例分别为47.8%和40.9%。
孤木难支的唱吧为此也曾不断尝试开拓其它业务增长点,例如手游、线下KTV、硬件等,但其中只有硬件中的麦克风勉强打开了市场。
在多条巨鲨抢食的战场上,唱吧频频失守,于是砍业务线、裁员成为必然。
外敌强、内驱弱,唱吧破局难上加难
唱吧的经历不是个例。十年前,互联网行业的生态还更为丰富多元,中小型互联网创业企业还对未来充满憧憬。
但十年间,风起云涌,互联网寡头垄断格局已然形成。几大互联网巨头凭借其构建起来的强大生态系统攻城略地,以掠食者(predator)的身份傲视群雄,将整个行业及细分市场牢牢攥在手中。
因此,当唱吧等中小企业发掘到细分市场的新契机,异军突起时,立即就会引起掠食者的注意。巨头受资本驱动,寻到新增长点就会迅速抢夺市场,对中小企业实施“降维打击”。中小企业一无生态,二无资本,三无流量,四无协作网络,更没有无限的试错承受能力。做得好的,不是被“绞杀”,就是被收入麾下。
根据艾媒咨询的分析对比,“全民K歌在演唱体验、创新功能、黑科技、社交玩法的用户满意度都处于行业领先地位。背靠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全民K歌在技术服务、内容丰富度等方面都有较强支撑,使其整体服务质量保持较高水平。”
唱吧在技术深度、社交性、协同生态等方面的功力不足,加速了二者之间的差异。
与此同时,与成熟的大厂相比,中小企业的人才储备、技术能力、管理机制也备受内部和外界的挑战。例如不少人会在脉脉上讨论唱吧的内部管理方式。
有脉友表示,唱吧除了研发团队,其他团队一团乱,产品运营一个组,各出各的需求,有种蓄水池培养员的感觉。没太多经验的去了会有很多机会做项目。也有唱吧认证员工表示,“这几个月不停的招人,然后用一个月就开掉”。
在管理方式上不得要领,又急于寻找业务突破点,也让员工倍感疲惫。“加班不给调休,休假制度形同虚设。来之前听说唱吧小而美,为啥在这儿我感觉这么卷?自知躺不平,只想得到和劳动付出对等的待遇。”也有脉友表示,“硬件部门也经常加班,一到冲刺阶段就喊口号,拜财神。”
因此,在唱吧发展前景看衰、企业员工体验欠佳的同时,行业人才对唱吧的工作预期也在不断下调。
在脉脉企业空间,有脉友咨询唱吧的工作环境,以及晋升和涨薪程度。有认证员工表示“除了硬件别的都蛮难的”“我们已经成为卖麦克风的公司”“环境中上,晋升难度不算大,但涨薪低”。
随着互联网与生活的深度融合,在线K歌已成为在线泛娱乐领域的主要项目之一。根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预计2022年,中国在线K歌市场规模将达到175.8亿元,用户规模将达到5.7亿人。
艾媒咨询在分析2022年中国在线K歌行业发展前景时指出,同好社交成为社交热门模式,多元互动玩法推动K歌场景社交化发展,情感属性下K歌平台用户黏性长期保持稳定,物联网及相关技术带动在线K歌向线下场景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