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社会化问答产品的运营手法解构
2020-12-25 11:10:21 阅读(210) 评论(0)
周元在极客公园创新大会上回顾知乎今年,告诉我们知乎是认知盈余时代的产品。相信很多人都看过《认知盈余》这本书,那么什么是认知盈余呢?克莱·舍基给出的定义很简单,就是受过教育,有自由支配时间的人,知识背景丰富,分享欲望强烈。可以说,facebook、twitter和维基百科的成功都是“认知盈余”的功劳。在中国,博客、人人网和微博的兴起取决于它。Web2.0为每个人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分享专业知识和兴趣的平台。以我自己为例,我会在业余时间写产品评估和产品观察文章,在个人博客上发布,通过微博传播,甚至通过LBS观景台、Web20share等一些新兴的网络媒体、Mobile20、我是认知盈余描述中的一个人,比如雷锋网和互联网上的一些事情。 知乎于2011年12月20日进行了内测,已经运行了一年多。作为一名中度知乎用户,大概是今年6月拿到邀请码进入知乎的。我收集了知乎公开信息中的数据,希望能帮助大家直观了解知乎今年的运营情况。截至2012年1月22日,Alexa排名如下:我选择了四个网站作为参考:新浪微博、人人网、36氪和Techweb。前两个是社交网站的代表,后两个是科技博客的代表。通过上表的数据,相信大家已经有了更直观的理解。在这个认知盈余的时代,知乎这个知识共享平台创造了比普通专业编辑(36氪,Techweb)更大的知识力量。同时,知乎还分享了2011年产生的数据:(2)知乎用户需求在哪里?相信经过今年的发展,大家应该都知道知乎的用户需求是:追求高质量的答案。我将通过几个原因来深入探讨社交问答产品的用户需求,让大家对知乎产品能够获得用户认可的重要原因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用户追求高质量答案的本质是我有知识盲点,问题本身需要一定知识背景的人来回答,我周围的人不能回答问题。通过社会化问答产品知乎来解决。正是这种相对高端的用户需求,给知乎这种社交问答产品带来了相当大的运营难度。如何聚集一批专家?如何筛选答案?如何推荐问题?解决问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3)根据周源在2011年极客公园创新大会上的介绍,知乎网站功能分析今年只做了一个功能:问答。因此,知乎网站的功能分析将围绕问答功能进行解构。目前知乎的网站架构比较简单,就是围绕问答进行产品改进,注重细节的改进。然而,社会化还没有得到很大的改善,这与知乎的发展阶段有关。毕竟,它还没有发展到通过问答进行社会活动的水平。上图纯粹让大家了解知乎的核心功能,对交互设计和流程没有太多分析。关心交互设计的朋友可以仔细研究知乎每个版本的改进。二、今年,知乎是怎么运作的?我用了大约半年的时间来观察知乎的运营。应该说,目前知乎的运营是一种基于话题的产品运营。最近发现,每当微博上出现一些热点时,知乎就会出现与热点相关的问题,引起众多用户的围观和回答。高质量的答案出现后,答案会在社交媒体上二次传播,引发另一股围观潮,进而增强用户活动。对于知乎运营的分析,我将从内容和推广的角度进行观察和总结。如有错误,请及时纠正。(1)基于兴趣的内容运营最初,知乎的第一批种子用户来自互联网从业者。因此,在知乎发布的“8月份新内容分布”图中,您会发现互联网占新内容的50%。最初的高质量答案大多与互联网上的热门话题有关。后来,随着注册用户的增加和用户兴趣地图的扩展,知乎新内容的分布逐渐开始增加和传播,内容不再局限于互联网的方向。生活、旅行和音乐已经成为流行的类别之一。就12月份知乎新增内容而言,已发展成为基于兴趣的内容运营。在此基础上,基于兴趣的社会规划可以逐步开始,问答可以成为相互了解的桥梁。说到内容操作,提问很容易,但是很难产生高质量的答案,那么知乎的高质量答案从何而来呢?1.高质量的答案从何而来?根据我目前所知道的,知乎高质量的答案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各领域的专家。更准确地说,它是互联网领域的专家。这些专家大多是社区和移动互联网领域的首席执行官或创始人,以及许多总经理和总裁级别的专家。这些专家库的经验和知识足以解决互联网领域70%的问题。正是这些专家奠定了知乎的基础,产生了许多高质量的答案,吸引了许多互联网从业者注册为知乎用户。这些专家是通过创新工场背后的人脉来创造的。以李开复为例。他回答了83个问题,问了5次,但编辑了703次。换句话说,李开复平均回答或问7次左右的问题。同时,查看李开复提供的答案是一个非常高质量的答案,甚至是一些只有像他这样的专家才能知道和提供的信息。在这里举一个最近的例子,相信大家看完会有一个非常直观的认识:问:“创新工场有哪些失败项目?我们能从中学到什么?“李开复通过自己在创新工厂的经验来回答这个问题,质量很好。答案在微博上转发了247次。附上李开复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也有很多项目失败或遇到挑战。这里不点名,不谈细节,但谈谈遇到的挑战(有的失败了,有的还在努力):第二,邀请问答当事人回答问题,获得真实、高质量的答案。这种操作机制在互联网领域尤为突出。很多人会问具体的公司和产品,引起公司相关人员的关注和回答。以tinyfool为例,有人在知乎问:“郝培强(Tinyfool)iapp4me是什么样的创业团队?郝培强是什么老板?并邀请tinyfol回答。tinyfool受邀用他写的一篇文章《iapp4me一周年纪念》的博文回答这个问题,并在他的新浪微博上分享。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朋友进入知乎观看答案或回答问题。只有拥有大量专家的知乎才能操作这种内容操作机制。如果是没有任何资源的社交问答产品,估计玩不了。由于这类问题关系到当事人的切身利益,往往会使当事人竭尽全力回答,答案的质量也会相应提高。第三,想通过回答问题来证明自己在某一领域的权威,简称知乎的“中产阶级”。事实上,除了知乎列出的专家外,知乎中还有很多用户在某一领域工作了一段时间。他们在这方面研究过,但不能被称为专家。他们也有多余的知识可以分享。我是这类用户的一员,经验有限,但我希望通过知乎学习,提高我的个人能力,做得更好。我可以把这批用户定义为“学习型用户”,他们的特点是一批热爱分享、在某一领域有工作经验、自主学习能力强的用户。用户行为围观问题占70%,回答问题占30%(个人预期数据仅供参考)。他们回答问题的动机有很多,可能是自学、沟通、打造个人品牌,甚至是求职。他们的回答质量不如专家,但却是提高知乎活动的关键环节,是高质量答案的基础,也是知乎潜在的专家。这些用户应该知道明年需要打开的关键点。2.知乎里包含的社会需求有人开玩笑说:“如果有人多次回答你提出的问题,答案都能满足你的要求,那么回答者就有可能成为你的朋友甚至知己。这就是知乎潜在的社会需求。那么,知乎所包含的社会需求是如何体现的呢?关于人在信息中的定位,周源在谈到人在信息中的定位概念时,我认为这是一件非常新奇的事情。人在搜索引擎中的地位并不重要;在社交问答中,人在信息中的定位变得非常重要。那么我们在信息中的定位是什么呢?关键因素是知识背景。一个人的知识背景决定了他回答问题的质量,也无形中展现了他个人品牌的表现。这种定性不能反映在搜索引擎和百度的知识中,因为用户或提问者更关注答案。他可以通过搜索获得他想要的答案,用户不需要判断答案。比如我们在谷歌搜索一篇文章,前几篇文章符合要求就开始浏览原文。我们更关注文章本身,而不是写这篇文章背后的作者。但是知乎不一样。首先,知乎中的问题相对高端,没有标准答案,是个性化的答案;问题的特点决定了答案必须有许多主观因素,答案本身反映了答案本身的知识结构。事实上,在浏览答案的过程中,面试一个人自然会区分回答者,从而导致一系列的社会行为。关于知乎,上面提到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知乎运营团队今年的主要精力集中在最基本的问答功能上,并没有在社交功能上投入太多的资源和时间。因此,在知乎中,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功能更多地体现在三个方面:关注、关注和私信。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知乎仍然以问答的形式贯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仍然集中在问题上。在交互设计上,如何促进用户之间更直接的沟通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幸运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评论答案,然后引发讨论。我相信这将是一个好的开始。之前有人在知乎提出了一个问题:知乎有可能发展成中国的Linkedln吗?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这是非常有可能的,并且有更多的潜力。从技术层面来说,知乎只需要在用户数据中添加一些功能。同时,我们通过一个人的答案认识一个人实际上相当于完成笔试。如果你认为这个人的答案很好,就完全有可能建立一段关系,邀请对方面试你的职位。据我身边用知乎的朋友说,这种行为已经在发生了。最后,知乎将根据用户的专业地图和兴趣地图构建以问答为交流方式的SNS平台。(二)以主题为基础的社会化传播推广是整个产品的终点,其目的是吸引用户,不断引进新用户。随着社交媒体的出现,特别是微博的兴起,它确实为许多新产品提供了一个相对有效的沟通平台,今年知乎的推广与社交媒体,特别是新浪微博是分不开的。如果没有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知乎可能不会这么快起来。观察知乎的推广,目前知乎的高质量答案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渠道传播:以上三个渠道有两个自发渠道,知乎运营团队影响不大,官方微博推荐只发挥作用,问题或答案是否热仍取决于内容的质量。接下来,我将举出“创新工场有哪些失败项目?我们能从中学到什么?以这个热门话题为例,来看看知乎如何传播热门话题。2011年7月,吴松添加了这个问题的问题日志,当时没有人回答。5个月后,12月26日,一位用户添加了两个热门标签。然后,2012年1月19日,李开复回答了这个问题,并同时与新浪微博分享。他被转发了378次,覆盖了11315915;同日,@知乎整理发布了一条微博,转发了247次,覆盖人数达到743805。也就是说,通过新浪微博的两大传播,这个话题已经转发了600多次,覆盖了1200万粉丝。根据新浪微博@微数据粉丝数量的统计,一个用户通常每天有10%左右的粉丝上线。)大约有12万人看到了这条微博。根据知乎的公开数据,该问题已被浏览5689次,转化率约为5%。经过以上200多字的描述,相信大家大概都知道知乎的热门话题是怎么传播的。不同的产品对推广有不同的要求。内容是以内容为主、以主题为中心的社交问答产品的核心。推广只是一种催化剂,将内容推送给用户。知乎背后的运营团队每天要做的就是不断探索知乎的话题,通过推荐、整理、邀请专家回答等方式形成高质量的答案,通过社交媒体传播,进而引起旁观者,转化为自己的用户。三、结论知乎这种基于话题的运作模式还会持续很长时间,就像当年的新浪微博一样。当我第一次开放注册时,作为一个普通用户,我发现没有人转发或评论微博,并逐渐开始冷淡。随着注册用户的增加,朋友们开始玩微博,逐渐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开始有人转发,有人评论,有很多互动。在知乎社会化功能不完善的情况下,普通用户添加的问题仍然会被忽视,没有人会回答。同时补充一段自己用知乎的经历:上个月经常逛知乎,回答问题。当然,这是你能回答的问题。在回答的过程中,很多看答案的朋友通过投票、评论、感谢等操作让我知道自己的答案得到了认可,甚至有些人开始在我身上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
扫码二维码
立即领取《千元实战营销秘籍》
还可免费试用营销管理系统
*如有疑问,请随时拨打免费咨询热线:400-0033-166
服务时间:8:30-18:00
软件企业
认定号:川RQ-2018-0216
高新技术企业
认定号:GR201951001121
关注微信公众号
和10万中小企业共同成长
扫码下载APP
享全方位服务一触即达
Copyright © 2004-2022 万商云集(成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2001963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322号
快速找产品
找一找哪款产品适合您?
咨询热线:400-0033-166
免费查找信息保护中请放心填写-
-
电话沟通
在线咨询
获取方案
下载APP
官方微信
扫码下载APP
全方位服务一触即达
关注万商云集
和10万中小企共成长
TOP
企业首选的数字选用平台